“谁要是拍板买H20,以后出事就自己扛。”项立刚这句话像一颗钉子,直接钉在了很多
“谁要是拍板买H20,以后出事就自己扛。”项立刚这句话像一颗钉子,直接钉在了很多企业采购负责人的办公桌上。7月31日,国家网信办把英伟达叫去谈话,点名要它对H20芯片可能存在的“追踪定位、远程关闭”功能给出书面交代。同一天,网信办官网挂出公告:买H20,先报备,后追责。这不是吓唬,是写进流程的硬规矩。故事得从三个月前说起。4月,美国一纸禁令把H20挡在门外,英伟达瞬间多出45亿美元库存,被迫计提55亿美元减值,市值蒸发1600亿美元。华尔街分析师直接喊话:“除了中国,没人吃得下这么多芯片。”于是7月,美国突然“开闸”——但放进来的是一把被剪掉翅膀的“阉割版”。算力只有H100的三分之一,价格却还要1.2万美元一片,摆明了就是清库存。更微妙的是,60万片H20正排队涌向中国。按单机8卡算,足够装满7.5万台服务器。短期看,缺算力的企业像久旱逢甘霖;可一旦市场被这批“次优芯片”填满,正在爬坡的国产芯片就可能直接失去试错和迭代的窗口。华为910BFP16算力320TFLOPS,寒武纪思元590在图像识别场景比H20还快5%,可只要H20便宜一截,很多预算就会被“现成可用”四个字勾走。安全账更不能不算。美国议员已经公开呼吁“给出口芯片加追踪器”,美媒爆料英伟达早就掌握“远程关闭”技术。网信办7月31日的约谈,就是要把潜在的后门风险堵在国门之外。从这一刻起,买H20不再是单纯的商业决策,而是安全决策——谁签字,谁留档,谁负责。数据不会撒谎:2024年中国芯片自给率18%,今年冲到40%,和英伟达在华份额刚好打平。昇腾920、思元690即将量产,光计算原型机已在实验室跑通。产业链用四年时间把“缺芯”写成“赶芯”,没人愿意在临门一脚时被廉价进口芯片打断节奏。接下来的一幕可以预见:拿到“白名单”资格的大厂会走流程报批,中小公司要么抱团拼单国产卡,要么干脆用模型压缩、混合精度把910B榨出极限性能。芯片江湖不再是单一性能榜,谁的生态更韧、谁的服务更快、谁的供应链不怕断货,谁就能留下。英伟达把H20推向中国,本意是止血;中国把报备和追责写进流程,本意是止血。两条止血带缠在一起,缠出了新一轮竞速:一边要清库存,一边要清隐患;一边怕失去市场,一边怕失去未来。评论区说说,如果你是企业CTO,这单H20,你签还是不签?——信息来源——人民日报2025-07-22《H20芯片解禁,怎么看?》国家网信办2025-07-31《国家网信办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》财新网2025-07-31《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要求其证明H20芯片的安全性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