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25p265

标签: 白宫

“美国凭什么能对别人征税?”一句话就能戳破窗户纸:全球每卖出四件商品,就有一件最

“美国凭什么能对别人征税?”一句话就能戳破窗户纸:全球每卖出四件商品,就有一件最

“美国凭什么能对别人征税?”一句话就能戳破窗户纸:全球每卖出四件商品,就有一件最终挂在美国家庭的账单上。3.3亿美国人一年花掉约18万亿美元,比整个欧盟还多三成,比中国高四成,这就是白宫谈判桌最硬的筹码。当纽约码头堆满集装箱,沃尔玛货架空不出一厘米的时候,没有哪个工厂敢先关掉机器——谁先停,谁就把订单拱手让给隔壁越南、印尼、墨西哥。2024年,中国对美直接出口占全部出口的16%,但背后真正依赖这条航线的就业人口超过1800万,相当于一个智利的人口;越南对美出口比例高达29%,全国纺织业几乎围着洛杉矶港转。只要这个巨大的水龙头不关,华盛顿动动笔尖,全球工厂就要发抖。幕后的戏比码头更热闹。1971年,尼克松一句“美元不再兑黄金”撕碎了布雷顿森林体系,从此美国印钞机可以24小时开机,只要世界还在用美元结算,它就永远有“印税单”的特权。特朗普二次上台后,把这套玩法升级成“关税推特”:4月2日刚宣布“对等关税”,5日就把10%的基准税拍在150个国家脸上;7月31日股市刚创新高,白宫一句“今晚午夜新税率生效”直接让道指跳水0.74%,标普500连跌三天,华尔街交易员在屏幕前骂娘,却又得乖乖调模型。更绝的是,美国国税局早在2010年就通过《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》(FATCA),要求全球银行把美国纳税人的账户信息自动报给华盛顿,不配合?所有源自美国的股息、利息先扣30%再说,这一招让瑞士最古老的私人银行也低头签字。深扒原因,你会发现这不是简单的“经济账”,而是“选票账”。1798年到1913年,关税曾撑起美国联邦收入半壁江山,今天的比例只剩2%,但每逢选举年就变成政治春药。2024年密歇根、宾州这些“铁锈带”摇摆州的失业数字只要抬头,候选人立刻把镜头拉到空空荡荡的厂房,高喊“给中国商品加25%关税”,现场掌声能把屋顶掀翻。数字更能说明问题:2024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3820亿美元,白宫把这个数字切成无数条短视频,每条都在告诉蓝领工人,“你们没工作就怪它”。至于经济学家列出高关税推高通胀、反噬消费者的数据,在选票面前通通静音。故事讲到这里,答案已经赤裸:谁掌握最终消费,谁就掌握征税权。我们当然可以拍桌子说不卖给他,但代价是1800万人的饭碗瞬间悬空;也可以幻想各国联手断供,可只要有一个国家偷偷接单,联盟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。真正能让这张“税单”失效的,是把自家消费市场的水龙头拧到最大——让更多中国人敢花钱、有钱花。2025年7月,中国商务部公布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.6万亿元,同比增长3.7%,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只涨了4.4%,中间那道“有钱不敢花”的裂缝依旧刺眼。把这道缝补上,世界工厂才有机会翻身为世界市场。写到这里,评论区留给你们:如果明天超市里的国产货既便宜又酷,你会毫不犹豫买单吗?还是继续等着大洋彼岸的关税靴子落地?新华网2025-04-04《屡证无效却如此痴迷——起底美国“关税战”深层动因》第一财经2025-04-28《美国发动关税战的原因与我国如何应对》证券时报2025-08-01《关税突发!美国,重大转变!》
白宫宣布将于今年9月开始在东翼区域建设一座新的宴会厅,两亿美元的费用将由特朗普及

白宫宣布将于今年9月开始在东翼区域建设一座新的宴会厅,两亿美元的费用将由特朗普及

白宫宣布将于今年9月开始在东翼区域建设一座新的宴会厅,两亿美元的费用将由特朗普及其捐赠者共同承担。这个宴会厅的面积将达到9万平方英尺(约8300平方米),容纳650人。白宫,这座历经两个多世纪风霜、象征着美国权力与民主的建筑,如今又将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“大动作”——耗资两亿美元新建一座国家级宴会厅。提出这一宏大计划的,不是别人,正是美国现任总统、前地产大亨唐纳德·特朗普。这不仅是一项总统政绩,更像是他为这座权力殿堂强行盖上的“个人印记”。早在2016年,特朗普就曾“慷慨激昂”地表示愿自掏一亿美元,为白宫建个像样的宴会厅。那时他还只是候任总统,奥巴马政府自然不以为然,白宫新闻秘书甚至有些挖苦地回应:不打算让“金光闪闪的特朗普商标”悬挂在白宫的任何角落。但如今,特朗普不再是提出“建议”的外人,而是可以动用行政资源推动愿景落地的总统。他终于等到了机会——这一次,他再也不用“看人脸色”。根据白宫刚刚公布的蓝图,新宴会厅将建在东翼,面积高达9万平方英尺,可容纳650名宾客。这样一来,长期以来总统举行国宴、庆典不得不在户外临时搭棚的尴尬情况,将成为历史。从实用性角度看,这确实填补了一个功能空白。但真正引发争议的,并非空间本身,而是背后那股浓烈的“特朗普风格”。特朗普在推介这项工程时的言辞,一如既往地带着他标志性的自信:“我盖过很多东西,没有哪个总统比我更懂建筑。”在他眼中,这不仅是一次对白宫功能的升级,更是一场建筑美学的“再定义”。他承诺邀请“最优秀的建筑师”,打造“令人惊叹”的作品,并保证“快速、准时、美丽”地完成。项目预计于今年9月动工,2029年1月,即他任期结束前就会完工——这个时间点安排得颇为精妙,似乎也暗藏着一种“在卸任前留下不朽丰碑”的意味。这并非特朗普第一次“美化”白宫。从玫瑰园的石板路到金边装饰、再到耸立的高大旗杆,他已经多次用自己的审美重塑这座历史空间。而这座宴会厅,可能是他最雄心勃勃的一笔。当然,白宫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圣地。历史上,它确实经历过多次改造和扩建,以适应时代与总统的需求。白宫保护委员会的成员也强调,这样的变化并非破坏传统,只要足够尊重历史与建筑语言,改造就可能成为延续遗产的一部分。但这一次,特朗普的强烈个性与标志性的商业美学,总让人忍不住问一句:这是为国家打造的公共空间,还是为总统塑造的个人纪念碑?虽说资金将由他本人和一些匿名“爱国人士”承担,但两亿美元的花费,依旧引发民众广泛讨论。
川普说变脸就变脸午夜发起了一场报复行动在31午夜截止之前,美国白宫公开确认表

川普说变脸就变脸午夜发起了一场报复行动在31午夜截止之前,美国白宫公开确认表

川普说变脸就变脸午夜发起了一场报复行动在31午夜截止之前,美国白宫公开确认表示,川普签署了一个行政命令,而通过这个新的行政命令,美国将对加拿大的关税税率从25%提高到35%,而新关税将在数小时内生效。也就是说,加拿大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,哪怕是屈服于美国的时间,也没有。白宫还进一步表示,对加拿大提高关税是由于其在“非法毒品危机”中不作为,以及对美国应对威胁的行动“进行报复”。白宫还进一步指控称,该国“未能合作遏制芬太尼和其他非法药物的持续泛滥”,而川普提高了该国的关税,以“有效应对现有的紧急情况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就在川普宣布此次报复行动之际,川普因加拿大针对巴勒斯坦的立场升级了与加拿大的贸易战。针对加拿大准备承认巴勒斯坦国的举动,川普公开发出威胁:“这将使我们很难与他们(加拿大)达成贸易协议。”
李在明终于能去白宫了。他大概没想过,进这道门要付这么多钱。特朗普7月30日

李在明终于能去白宫了。他大概没想过,进这道门要付这么多钱。特朗普7月30日

李在明终于能去白宫了。他大概没想过, 进这道门要付这么多钱。特朗普7月30日突然在社交平台宣布,美韩达成了全面贸易协议。作为条件,韩国承诺向美投资3500亿美元,采购1000亿美元能源产品,总计4500亿美元。换来的是美国对...
美国先指责中国捐得少,自己一毛不拔。菲律宾刚被台风吹得停电断粮,白宫发言人却连发

美国先指责中国捐得少,自己一毛不拔。菲律宾刚被台风吹得停电断粮,白宫发言人却连发

美国先指责中国捐得少,自己一毛不拔。菲律宾刚被台风吹得停电断粮,白宫发言人却连发三条推文:“中国作为大国该多出力。”转头记者追问美国准备捐多少,得到的回答只有一句“持续关注”。菲律宾这次被台风折腾得不轻,627万多人受影响,经济损失快10亿人民币,到处停电断粮,乱成了一锅粥。以前菲律宾遭灾,中国从来没含糊过,可这次不一样,外交部官网和使馆的社交媒体上,连救灾的事儿提都没提。这态度再明白不过了——帮忙是情分,不帮是本分,哪有规定中国必须得掏钱?中国又不是让人随便占便宜的冤大头,总不能一直傻呵呵地只付出吧。要说为啥这次中国没像以前那样热心,看看菲律宾自己做的事就清楚了。想当初中国帮菲律宾,那真是掏心掏肺。2013年“海燕”台风过后,中国24小时内就送了200万美元现金,还有1万吨大米和500顶帐篷,甚至派了医疗团队去重灾区搞防疫。2021年“雷伊”台风来的时候,又通过红十字会送了400万人民币的物资,应急食品、净水设备、发电机一样都不少。2020年塔尔火山喷发,中国大使亲自去灾区,捐了300万美元的救援包,口罩、呼吸机这些急需的东西全有。2015到2024年,各类援助加起来超过2100万美元,救灾、建防洪工程、教农业技术,说中国是菲律宾最大的援助国之一都不为过。可菲律宾呢,拿了好处就翻脸不认人。拿着中国给的救灾款,转头就跟美国凑一块儿搞军演,在南海给中国找不痛快。2025年4月,吕宋岛的“雷霆对抗”军演,美国派了12架F-16,菲律宾也出了FA-50PH战斗机,明摆着就是在南海跟中国叫板。后来还不顾老百姓反对,跟美国搞“肩并肩”演习,地点都快到中国台湾附近了,真是不把地区稳定当回事。菲律宾自己家里的事儿也没管好,这才让台风闹得这么凶。整天喊着要保护东南亚,可国内的基础设施差得要命。马尼拉的排水系统就跟破筛子似的,下点雨就积水。2025年“韦帕”台风的时候,首都泡在水里好几天,国家减灾委都承认损失惨重。亚投行批了5亿美元帮它修泵站,钱还没到账,就忙着跟美国签弹药厂协议,把钱全砸到军事上,哪管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咋样。再看其他国家的援助,简直不够看。美国就给了1380万比索,合人民币25万,连菲律宾损失的零头都不到,修条乡村小路都不够。欧盟27国凑了165万美元,平均到每个国家,人均还不到1欧元。日本平时跟菲律宾走得挺近,这次也没动静,啥援助都没说。最让人不齿的就是美国,自己就出这么点钱,还好意思发三条推文指责中国。说中国作为大国该多帮忙,那语气好像中国欠了它似的。可记者问美国打算再捐多少,就一句“持续关注”,这不就是光说不练吗?太虚伪了。美国这做法,不光菲律宾老百姓失望,国际社会也都看清了它的真面目。救灾靠的是真行动,不是耍嘴皮子。希望美国好好反省反省,别总想着道德绑架别人,拿出点大国该有的样子。也希望菲律宾能明白,做人得懂感恩,别把别人的好当成理所当然的事儿。

白宫:对印度征25%关税惩罚!今天凌晨,卡罗琳在例行记者会上对外表示:“印度

白宫:对印度征25%关税惩罚!今天凌晨,卡罗琳在例行记者会上对外表示:“印度与美国拥有着全球最令人讨厌的贸易壁垒,他们口口声声说是美国的朋友,但却对美国商品征收着高额的关税。同时,德里出售给莫斯科所需的军事装备,...
川普说变脸就变脸午夜发起了一场报复行动在31午夜截止之前,美国白宫公开确

川普说变脸就变脸午夜发起了一场报复行动在31午夜截止之前,美国白宫公开确

在31午夜截止之前,美国白宫公开确认表示,川普签署了一个行政命令,而通过这个新的行政命令,美国将对加拿大的关税税率从25%提高到35%,而新关税将在数小时内生效。也就是说,加拿大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,哪怕是屈服于美国的...
老虎不发威,真把我当病猫?7月30日上午,东京首相官邸突然灯火通明,石破茂把内阁

老虎不发威,真把我当病猫?7月30日上午,东京首相官邸突然灯火通明,石破茂把内阁

老虎不发威,真把我当病猫?7月30日上午,东京首相官邸突然灯火通明,石破茂把内阁记者团从假期里拽回来,甩出一句话:8月15日起,日本将对美国输日产品加征10%关税。话音刚落,现场快门声炸成一片——没人敢信,一周前日本才在白宫面前点头哈腰,承诺5500亿美元投资、100架波音、75%大米增量,只求把25%的汽车关税降到15%。现在倒好,合同墨迹未干,东京反手就是一刀。翻脸比翻书还快,背后是一串被逼到悬崖的数字。2024年日本对美出口汽车137万辆,货值7.2万亿日元,占出口总额34%,特朗普一句25%关税就让整车厂直接蒸发两成利润。今年一季度GDP年化萎缩0.2%,央行被迫把加息时间表推到明年。更惨的是,美国财政部7月23日放话:只要总统不满意,税率随时调回25%,每季度评估一次。换句话说,日本刚买的“平安符”随时可能作废。于是,7月25日夜里,经产省、外务省、自民党干事局三方在永田町密会到凌晨三点,桌上摊着三份情报:美国7月30日将公布第二季贸易逆差扩大至820亿美元;特朗普因“爱泼斯坦案”民调掉至38%;欧盟已悄悄拿到半导体15%封顶税率。结论很简单——继续跪,产业失血;硬一回,或许还能逼白宫掂量掂量。石破茂在会议最后一锤定音:“与其被美国按季羞辱,不如先下手为强。”10%的关税清单已经锁进保险柜:从美国产LNG到高端芯片设备,再到加州葡萄酒,总值约2.4万亿日元,正好抵掉美方若把汽车税调回25%带来的损失。经济产业省算过账,此举可把国内车企的利润拉回3个百分点,保住55万人的饭碗。至于5500亿美元投资承诺,外务省给的口径是“企业自主决策,政府无权强迫”,一句话把皮球踢回太平洋对岸。消息传出后,白宫新闻秘书在飞往密歇根的“空军一号”上被记者堵截,只甩下一句“总统正在评估所有选项”。熟悉特朗普的华盛顿老记们已经在赌:三天内推特必有“Japanisrippingusoff!”的置顶大写体。东京股市午后跳水1.8%,日元兑美元急升120点,市场用真金白银给这场硬刚打分。石破茂赌的正是特朗普的软肋——11月中期选举前,美国中西部农产州需要日本继续买大豆、买牛肉,而波音工厂里的5500亿美元订单也等着落袋为安。白宫若真敢把汽车税再抬回25%,日本手里的10%反制关税就能让美国LNG船在东京湾多漂两周,加州酒庄的老板们也会把电话打爆议员办公室。用一位经产省干部的话说:“我们不求赢,只求让特朗普疼。”接下来两周,真正的戏码在华盛顿。若特朗普加码,日本已备好第二波清单:苹果、特斯拉、亚马逊云服务统统在列;若白宫软化,石破茂就能对内宣布“以斗争求和平”,顺便把参议院选举的票仓稳得死死的。无论怎么走,日本已经把“病猫”的标签撕得粉碎。官媒信息来源:新华网2025-07-25《危机暂化解警报难解除——日美贸易协议的背后》观察者网2025-07-30《怕特朗普反悔,日本主动放弃》环球网2025-06-20《美国加征关税,日本出口暴跌》
今儿凌晨,白宫发言人卡罗琳在例行记者会上甩了个大瓜——说要从8月1日起对印度商品

今儿凌晨,白宫发言人卡罗琳在例行记者会上甩了个大瓜——说要从8月1日起对印度商品

今儿凌晨,白宫发言人卡罗琳在例行记者会上甩了个大瓜——说要从8月1日起对印度商品加征25%关税。她那话儿听着直白:"印美可是全球最让人挠头的贸易伙伴,嘴上管咱们叫朋友,转头就给美国货砌高关税墙;更扎心的是,德里一边往莫斯科卖军火,一边从俄买石油,明摆着跟咱们的禁令较劲儿,不敲打敲打说不过去!"这事儿乍一听像美国又在"主持公道",细琢磨可透着股子双标味儿。美国总爱拿"公平贸易"当大棒,可自己呢?这些年对盟友欧盟的钢铝加税,对中国半导体卡脖子,哪次不是"美国利益优先"?如今看印度跟俄罗斯走得近,立马翻脸,倒像极了家长抓孩子早恋——自己当年跟苏联打冷战时,怎么不见这么"讲原则"?再说说印度这边。作为"四方安全对话"的核心成员,印度一直想在美俄之间找平衡:既想跟着美国混资源和技术,又舍不得俄罗斯便宜的能源和军火。美国这一棍子打下来,印度出口商怕是要连夜翻账本——原本能赚10美元的纺织品,现在得倒贴2.5美元,中小企业怕是要哭晕在仓库里。可印度也不是软柿子,去年就跟美国闹过农产品关税纠纷,这次说不定又要搬出"报复清单",最后演变成双方企业买单的戏码。更讽刺的是,美国嘴上说"惩罚",实则是在给自家产业找补。印度这些年制造业崛起,纺织、药品在国际市场越来越有竞争力,美国加税说白了就是给本土企业清场。可全球经济早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,印度要是转头跟中东、东南亚多签几单,美国企业反而可能丢了市场。这波操作,到底是"惩罚"还是"打脸",还真不好说。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风向彻底变了!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明确表示,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

风向彻底变了!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明确表示,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

风向彻底变了!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明确表示,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高度依赖经济数据作为决策依据,他预计美联储将很快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并顺应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。这一判断与他此前的表态相呼应,他曾在7月16日指出美联储行动“非常缓慢”,并认为当前通胀数据“良好”,未来仍将保持低位,暗示美联储应加快政策调整步伐。